Kiro: AWS 代理式 IDE 告別盲盒式 Vibe Coding

Post Title Image (圖說:正在安裝 Kiro。圖片來源:Ernest’s MBP。)

✳️ tl;dr

  • 覺得 AI | Vibe coding 寫程式像開盲盒嗎?
  • Kiro 1 用 Specs 幫你拆盒前就看說明書
  • 一句提示 → 自動展開使用者故事,還附 EARS 需求標準

  • Ernest 嘗試拆解 Kiro 的四層架構(意圖層、知識層、執行層、監督層)2
  • Kiro AI = Kiro Agentic IDE

  • Tasks 列表直接串單元/整合測試,減少忘記寫測試的窘境
  • Hooks 讓大家發揮想像力,事件驅動的自動化,自己的自動化自己接
  • Steering 專案指導原則,確保一致性,讓 Kiro 遵循組織文化,串接知識管理
  • 支援 RWD 與 A11y,前端也有被照顧

  • 預覽期間免費,支援 Mac/Win/Linux (快蹭!
  • Kiro 基於 Code OSS,與 VS Code 相容
  • VS Code 使用者 (應) 可無痛搬家,有些外掛在 Kiro 還沒見到
  • Kiro + WSL2 解法 2

  • 延伸玩法: Kiro + dev container 做隔離
  • 延伸玩法: Kiro + Remote SSH + EC2 (CloudShell?) within VPC

345

Read More

Cloudflare 推出基於 Firecracker 的容器服務

Post Title Image (圖說:巴西第一大港,Port of Santos,提供裝卸貨櫃服務。圖片來源: Photo by sergio souza on Unsplash。)

✳️ tl;dr

  • Cloudflare Containers 1 公開 Beta 上線,付費用戶立即可用,與 Workers 完整整合。
  • Region: Earth 全地球之全域佈署,數秒啟動容器,開發者無須自行選區 (5)。
  • 透過 Worker→Container 綁定,可依 ID 動態生成隔離實例,適合多租戶平台。
  • dev/basic/standard 三種 Instance Type 覆蓋 256 MiB, 1 GiB, 4 GiB 記憶體需求。
  • 10 ms 計費粒度,CPU、記憶體、磁碟分別度量,並附免費額度。
  • 內建 Metrics/Logs 保留七天,可外送 LogSink,降低 Observability 整合成本。
  • Upcoming: autoscale = true 啟用全球自動擴容與延遲感知路由。

  • Cloudflare Containers 底層是 AWS 開發且開源的 Firecracker microVM 2 以 KVM 提供 隔離,降低多租戶側通道風險,並保持啟動速度與資源運用效率。
  • Firecracker microVM < 125 ms 冷啟、< 5 MiB 記憶體,兼顧安全與密度。
  • Ernest Chiang 於 COSCUP 2020 Firecracker 工作坊,示範 3 90 秒跑起 4,000 microVM on i3.metal。

45678910

Read More

互通、整合、迭代:傳統產業 產品與技術整合 之 十年生存指南

Post Title Image (圖說:Ernest at Taiwan Product Conference 2025。圖片來源:Bob Chao。)

一路看著台灣從技術社群發展出技術年會,也隨著產業轉型及跨領域整合的複雜度增加,陸續在地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產品相關機會,涵蓋產品營運 (product operation)、產品行銷 (product marketing)、產品設計 (product design)、產品管理 (product management)、產品開發 (product development) 等各方各面,相當有機蓬勃。

但看似綠意盎然的背後,到底是有機溫室?還是雜草叢生?在混沌中前行的我們,沒人知道答案。不知道答案,代表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代表我們還能出門探索,代表我們還能回家實驗,代表我們還能嘗試迭代。這天炎熱的週末,我們一群圍繞產品生態的人們,一起在第一次舉辦的 台灣軟體產品年會 2025 裡頭,嘗試著做點什麼。

年會心得,另篇整理。

本篇會分兩個階段,一會先釋出投影片,然後二會釋出 Q&A 補充說明。歡迎大家使用投影片最後一頁的表格,給予我各種角度的回饋、或問問題交流。期待彼此下次的嘗試。

Read More

Latency Ping: 雲端全球機房測速小工具

Post Title Image (Illustration: Walk nearby Le Bouchon Ogasawara in Shibuya, Tokyo. Image source: Ernest)

✳️ tl;dr

隨著 AWS Taipei Region (ap-east-2) 發佈,該來更新一下那雜草叢生的 web latency 小工具惹。

  • http overhead 比較重,但手邊沒有 CLI 時、或是客戶遠距時,可以簡單做評估。

  • 有依照城市距離盡量排列。
  • 以 AWS Region naming rule 為基礎,輔以我微薄的地理知識。
  • 以不過度分類以至於粒度太細為原則。如果你的原則不一樣,歡迎從 upstream fork 一份改成你喜歡的樣子。

Read More

AWS Summit Hong Kong 2025 Dev Lounge: 重塑程式設計: AI 如何轉變企業的程式開發方式

Post Title Image (圖說:AWS Summit Hong Kong 2025 Dev Lounge。圖片來源:Dorothy。)

✳️ 緣起

很榮幸收到投稿邀請被選上。非常感謝大家都在默默地督促著我前進 :) 另一個榮幸是躬逢其盛,遇上 AWS Summit Hong Kong 十週年,回想從 2014 年與 Lenie 與 Locarno 一起邀請 Jeff Barr 來台灣給 COSCUP 一場主題演講 (keynote)、一路到鼓勵參加 AWS Hero program、再到今天有這個機會來到香港在 AWS Summit Hong Kong 的 Dev Lounge 跟一票開發者與技術管理者一起交流,真心覺得緣分與迭代進步的幸運交叉,心中充滿各種感激。

分享的內容來自於近一年多來我們與傳統產業互動、梳理流程、物件狀態化的經驗,以及我們自身產品與技術整合團隊 (PTI) 的工作流程與 AI 工具協作的調整(踩坑之旅)。搭配 Amazon Q CLI 以及從現有流程來延伸出 AI 協作的思維,邀請 AI 成爲我們團隊的新成員,練習分派任務給 AI 做,跟所有新同事一樣,都會有磨合期,但是只要一天不邀請這位(這群?!)新同事,那磨合就不會開始。

Read More

我的工作流程:在 Apple Silicon (M4 Pro) 設定 nRF52 DK 開發環境

Post Title Image (圖說:開箱 Apple MacBook Pro M4 ProreMarkable Paper Pro。拍攝於 AWS re:Invent 2024拉斯維加斯。圖片來源:Ernest)

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在一台 macOS Sequoia 15.1.1 機器上設定 nRF52 DK (PCA10040) 開發板的開發環境,這台機器是 Apple Macbook Pro M4 Pro (Apple Silicon)。這篇部落格文章筆記了這個過程,留給自己以及同為使用 Nordic Semiconductor nRF52 DK 朋友們參考。

Read More

AWS re:Invent 2024 re:Cap Taipei 精彩花絮:探索本質與建構 AWS 知識系統

Post Title Image (圖說:it took the right knowledge。圖片來源:Ernest。)

緣起

這場 Watch Party 場次是台灣 AWS re:Invent re:Cap 系列活動的一環,在比較輕鬆愉快的週五,與來自各行各業的經理人們、創業者們分享來自拉斯維加斯 AWS re:Invent 2024 現場資訊、以及拆解身為台灣從業人員可以如何運用參與國際開發者大會來轉換成自身成長動能的思路。帶著我擅長的 AWS re:Invent 主題演講脈絡拆解、畫成知識圖譜來加速吸收,希望這些資訊的分享,能夠在來年與更多人一起前往現場取經。

Read More

AWS re:Invent 2024 re:Cap Taipei 現場直擊:重磅發佈 如何助力開發者工作流程及生成創新

Post Title Image (圖說:你看你看,是 AWS 耶!Scott and Ernest on stage of AWS re:Invent 2024 re:Cap Taipei。圖片來源:Jayson。)

緣起

感謝去年大家的高分回饋,今年很榮幸再度受邀參加台灣 AWS re:Invent 2024 re:Cap 系列活動,繼續在時間緊湊的歲末,挑戰雙 AWS Heroes 同台分享,我與 Scott 練習了數個夜晚、活動前一晚也在辛苦的 DTS 工作人員協助下參與彩排。感謝 Scott 不嫌棄我對一些細節的龜毛 :p 也感謝幕後眾多 AWS 新朋友、好朋友們的協助與指導、以及現場朋友的鼓勵與回饋,讓我們 AWS Heroes 有更多分享的動力,與大家一起拆解知識,一起前進市場,一起面對 2025! :)

Read More

脈絡拆解: AWS re:Invent 2024 Werner Vogels Keynote

Post Title Image

tl;dr 重點摘要

  • AWS 服務從簡單到複雜系統的演進
  • 推出 Amazon Aurora D SQL,展現全球分散式系統的強一致性
  • 將時間同步化作為分散式系統的全新基礎架構
  • 管理複雜度的六大原則:可演進性、分解、組織對齊、單元架構、可預測設計、自動化
  • 藉由微服務和單元架構展示複雜度管理

Read More

脈絡拆解: AWS re:Invent 2024 Swami Sivasubramanian Keynote

Post Title Image

tl;dr 重點摘要

  • SageMaker 演進:整合分析、機器學習和生成式 AI 能力的全新統一體驗
  • Bedrock 強化:新的模型合作夥伴(Luma AI、Poolside)、提示最佳化功能,以及進階 RAG 功能
  • Amazon Q 改進:機器學習模型開發輔助、商業情境分析,以及開發者生產力工具
  • 基礎架構最佳化:Hyperpod 任務治理、彈性訓練計畫,以及運算資源管理
  • 安全性和負責任的 AI:強化多模態毒性偵測和自動推理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