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onny Gios on Unsplash)
✳️ tl;dr
- 看起來我是第二批 Max plan 排隊取得 Claude for Chrome research preview
- 連假嘗試了幾個任務給 Claude for Chrome 執行看看。
- 會先取得 URL 裡頭某個 domain 底下的授權,也可以一步一步按同意。
- 如果是自己閱讀文件步驟,自己操作,不熟悉(或是第一次)自己操作的情況下,大約 2~3 分鐘(邊看、邊操作、雙螢幕)可以完成任務。但需要動腦消化、以及在螢幕上找(或需要用 cmf+f 找到 action link 或 action button 前進)。
- 相比之下 Claude for Chrome 約莫需要 10~15 分鐘,都有完成任務(例如幫我設定 GTM、幫我翻找 Quickbooks 某個 Account 的歷史紀錄),因為需要一步一步操作、每一步都需要螢幕截圖、判讀畫面並決定下一步滑鼠該 click 在哪個位置、有些畫面需要輸入文字到文字框裡頭、連 click 文字方塊後都會在螢幕截圖做一次確認焦點有在文字方塊上(我好幾次都差點衝動想要幫它按,都先忍住,怕打擾流程)。
- 我目前搭配 Edge 使用(因為需要垂直分頁和 multiple isolated profiles),好像有遇到 Claude for Chrome 將我原本 group 的名稱改掉、原本 tab group 中其他 tab 擅自關閉沒問過我的情況、也有 Claude for Chrome 自己在 tab group 中開啟了新的 tab (e.g. GA4) 自己開始進行操作,但是畫面上我還停留在 GTM 的 tab 之類情事。
- 以體驗來說,當然現階段是沒有效率的。
- 但以結果來說,Claude for Chrome 有完成任務,這代表拆解步驟的思路和知識夠用,就等新世代的模型或是未來可能的地端 infra 出來,減少往返的時間,效率就會直接拉上來。
- 你也在思考如何導入 AI Agent 或 Agentic Workflow 到團隊或工作流程中嗎?歡迎聊聊。
✳️ 螢幕截圖
(第一次啟動 Claude for Chrome 的螢幕截圖,還在摸索。)
(剛好遇上 Sonnet 4.5 釋出,幾乎同時,收到 Claude for Chrome 的 preview 啟用信件。)
(與 Claude Code、Kiro 類似的思路,可以一步一步確認後行動、或是承擔風險一路 vibe 下去。)
(請 Claude for Chrome 幫忙設定 GTM 與 GA4。)
✳️ 知識圖譜
(更多關於知識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