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等了兩個半月的「銀杏觀賞套組」終於從從容容地離開倉庫!這兩個半月實在太漫長,長到我都覺得需要銀杏來補補腦力了。
- Ricoh 於 2025-08-20 釋出 GR IV,
- 我盡快在 2025-08-21 衝到 B&H 預定一台(以及相關零配件),
- 盼啊盼的,等啊等的,中間收到兩次 Backorder Status 更新。
- 十月中忍不住進線問客服有沒有預估的交期,因為真的很想帶著 GR IV 跑接下來的出差行程以及掃街。
- 幸運的是 2025-10-31 收到出貨通知 (Order Shipped),
- 但遇上雙十一和非洲豬瘟,整個海關被塞爆,
- 一直到 2025-11-09 才收到進口關稅和稅費通知,幸好付款後立刻就收到箱子,可以來開心開箱。
自己的上一台 Ricoh 已經是 2005 年的 R3(還少了個 G!),這一晃眼就是二十年。這次連買相機都是跟 B&H 買,該說是真愛還是緣分?跟這兩個字母真是有緣?雖然銀杏相機(加電池、閃光燈等配件)在海關卡了頗多天,第一次完全沒收到 ezway 通知(可能是有先手動填了紙本委任書?),但總算趕在感恩節前拿到手,讓我有時間再出差之前學一下怎麼設定(把玩?!
今天,GR IV 終於到着。用了別種一些磚塊換成眼前這些磚塊,明天跟小朋友說這也是麥塊的一種?
好好好,不亂聊天了,趕快來開箱今年的「專注中不可承受之輕」。(至少跟去年的「專注中不可承受之輕」相比,真的輕!
tl;dr 重點摘要
- 因有提早規劃,確定目標和方向。Ricoh 一公告,就馬上找了狀態會標示清楚的網站下訂。
- 好愛 GR IV 的開機速度與低光源的處理能力。
- 朋友總問為什麼選在今年又更新 iPhone 17 Pro 又採購 Ricoh GR IV。
- 我是覺得水到渠成,工作流程大致摸透,屬性參數確定之後,剩下的選項其實很清晰。
- 手機拿來工作、串接工作流程。
- 相機拿來旅行、隨身手持出門。
- 當我手裡握著 GR,可以快速抓拍,可以處理低光源場景,可以快速調整光圈快門,可以不管對焦走預設值,可以有快門按鈕回饋,可以單手操作,可以輕便一定會帶出門。此時的我,完全不會想到要拿出手機。
外箱開箱
這次除了 Ricoh GR IV (GR4) 本體之外,還多訂了兩顆電池、充電器 BJ-12、閃光燈 GF-2。
(終於踢到這個箱子。來自 B&H 的瓦楞紙箱,上面貼滿了歷經長途跋涉的標籤。)
(驗明正身,From: B&H PHOTO VIDEO, To: TAIPEI CITY, TAIWAN。這次是由 DHL 完成遞送。)
(就是這張綠色的鋰電池警示標籤,讓包裹在海關多滯留了幾天?)
(開箱!B&H 的包裝一向讓人放心,氣泡袋塞好塞滿,保護著底下的器材。還是這是 DHL 標準箱的標配?但總之是完好如初地安全抵達。)
(撥開氣泡袋,主角現身。除了 Ricoh GR IV 本體,這次也一併補齊了 BJ-12 充電器與 GF-2 閃光燈。)
(附上 B&H 的出貨單。這張紙證明了它們是從紐約飛過來的。(雖然產地是…))
(這次的「銀杏觀賞套組」全家福。除了主角 GR IV,還有兩顆 DB-120 電池、BJ-12 充電器、以及 GF-2 閃光燈。)
(換個角度看。Ricoh 的包裝語彙非常統一,黑底白字,沒有多餘的裝飾。完全打中我這種一致控。)
相機本體 Ricoh GR IV
(掀開 GR IV 的盒蓋,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相機,而是一張寫著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GR” 的卡片。這儀式感做得不錯。)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GR. 簡單的一句話,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GR. 簡單的一句話,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GR. 簡單的一句話,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GR. 簡單的一句話,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
(翻過來是日文版「ようこそ、GRの世界へ。」。)
(移開上層物件後,可以看到底部的隔間設計。相機被妥善地包裹在不織布袋中。)
(將左側的說明書與保固卡取出後,可以看到完整的紙托盤結構。)
(將相機本體取出,看看這層底下還藏了什麼玄機。)
(拍照怎能少了奶嘴!讓我們歡迎 奶嘴·辛普森 (Maggie) 登場!她似乎對這個黑色的盒子很感興趣,已經搶先一步佔領了這裡。)
(Maggie:讓我看看這底下藏了什麼… )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Ricoh GR IV。雖然還包著保護袋,但已經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感。)
(換個角度看電池艙。這個紙板結構設計得挺巧妙,既能固定電池,又提供了緩衝。)
(Maggie:這是什麼?是隨機附贈的手腕帶。)
(Maggie:讓我看看這底下藏了什麼… )
(原來是傳輸線的家。USB-C 傳輸線。連束線帶都改用紙質了,Ricoh 這次在環保包裝上真的很徹底。)
(Maggie:這條線收納得很整齊,檢查通過!)
(這就是 GR IV 相機本體盒子最下層的所有物件。(當然,原廠不包含 Maggie。))
(我只取出了電池。GR IV 的動力來源。其餘先留在盒內。)
電池 Ricoh DB-120
(Maggie:呼~開箱也是很累人的。先在 BJ-12 充電器前休息一下。)
(DB-120 電池開箱。依照過往旅行時拍攝的張數推算,所以這次多訂了兩顆備用。GR IV 本體可以 USB Type C 充電,也就沒那麼擔心電量。)
(DB-120 厚厚一疊的多國語言說明書,巧妙用來做為包材、吸收衝擊、保護電池。)
(DB-120 被夾在這疊紙裡頭。)
充電器 Ricoh BJ-12
(接著來開箱 Ricoh BJ-12 充電器。)
(Ricoh BJ-12 外盒。)
(BJ-12 充電器本體現身。雖然現在很多相機都支援機身直接充電,但有個獨立座充還是比較方便(我就老派)。)
(一次可以充電兩個 DB-120。)
(背面規格。Input 5V 3A,採用 USB-C 介面,這年頭能統一介面真是太好了。)
(充電組大合照。說明書展開後意外地長…)
外接閃光燈 Ricoh GF-2
(接下來輪到這個小傢伙:GF-2 外接閃光燈。Maggie 已經就定位準備開箱。)
(打開盒子,不出所料,又是一疊厚厚的說明書擋在前面。)
(移開說明書,GF-2 本體也被妥善地包裹著。Maggie 似乎對這個白色的小枕頭很有興趣。)
(外盒看起來很大,但閃光燈 GF-2 本體超玲瓏!)
(GF-2 本尊現身!背面非常簡潔,只有 USB-C 充電孔和電源/測試鈕。)
(底部是標準的熱靴介面。產地標示為 MADE IN MYANMAR。Maggie 正在檢查接點是否乾淨。)
(正面的閃光燈管。Maggie:那個誰誰誰可以來讓我閃一下?)
相機本體 Ricoh GV-IV
(鏡頭轉回相機本體。Maggie 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它從保護袋裡拿出來了。)
(大小比一比。上面是 GR IV 本體,下面是 GF-2 閃光燈。都包得像木乃伊一樣。)
(換個角度。這兩個白色的小包袱,裝著今天的主角們。)
(主角登場!Ricoh GR IV 的磨砂黑機身質感依舊迷人。Maggie 已經爬上去宣示主權了。)
(終於摸到 GR IV 了!第一感覺就是迷你又扎實,剛拿出相機時感受到金屬些微沈重感,但是那種安心又堅固的感覺。)
(終於看到 GR IV 的真面目。放在保護袋上,黑色機身與白色袋子形成強烈對比。)
(GR LENS f=18.3mm 1:2.8。這顆鏡頭的素質無須多言,街拍神器的靈魂所在。)
(機底標籤。型號 R09010,產地 MADE IN CHINA。實在小巧,很難想像人類未來還會再塞什麼功能進去。AI?)
(打開電池艙蓋。裡面是 DB-120 電池與 SD 卡的插槽。)
(換個角度看電池艙。金屬腳架孔配置在光軸上。)
(試著放入電池,滿順手的,很好操作。)
(置入電池之後,會被固定住,不會滑出。)
(接著檢查機頂。可以清楚看到開關、快門、模式轉盤等。)
(熱靴接口,可以裝上剛剛看到的 GF-2 閃光燈。卡滿緊的,不易掉出。)
(拆下熱靴蓋的樣子。可以看到電子接點的排列。)
(GF-2 閃光燈裝上去的樣子。小巧加上小巧,還是小巧。)
(最後來張正面定裝照。Ricoh GR IV,低調、強大、隨身。下次碰面大家就可以檢查我的隨身機有沒有帶出門。)
最後想法
- 今晚就先不管矽谷、先不追老黃
- 先擱著Kiro, Claude Code, Android Studio Gemini
- 抱起亞當斯的《光與影的一生》
- 回味大學攝影社暗房裡頭等待光陰浮現的時光
- 想起高中抱著老爸的 F3 在附中紀錄同學、校園、運動會
- 那種珍惜快門數量的深思熟慮到處理各種光影的反射動作
- 集結起來就是我期待這台 GR 未來的任務
- 當光影與畫面可以轉變成能量
- 嗯那明天多拆解兩張架構圖吧
延伸閱讀
- 一起打造 知識系統 :Ernest PKM 個人知識系統 工作流程